教学培训

71岁老人观看红旗渠精神展:“感动了10年!”
2013-07-15 红旗渠干部学院 2164

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 “感动了10年!” 记者 邱红杰 71岁的赵化,满头银发。这位当年曾经用摄影机镜头见证了红旗渠工程建设的当事人,来到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红旗渠精神展,重温旧事,追忆当年。 “红旗渠建设了10年,我们的纪录 片拍摄了10年,我们受感动了10年,受教育了10年。”赵化老人对记者说。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型纪录影片《红旗渠》,从1960年开机,全程跟踪工程的进展。1971年元旦,这部影片后期制作完成,在全国各地上映。当年刚20多岁的赵化是这部影片的摄像师之一。 1960年春天,赵化来到红旗渠工地。当时只是听说了当地群众要建设红旗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派他来前期采访。“站在漳河边,听群众讲要把漳河水送到立陡立陡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去,觉得这简直是不可能的神话。”赵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也正是因为如此,“新影”决定拍摄纪录片,纪录下这个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修建红旗渠的条件无比艰苦。工程测量时,正值冬季,技术人员在冰天雪地里跋山涉水,饥了啃口干粮,渴了吞一口冰雪,白天跑一天,晚上计算到深夜;开工时,几万民工住山崖、石庵、石洞、打土窑、搭席棚;渠坝截流时,村里的男女青年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筑成“人墙”抗拒激流;为了在悬崖峭壁上崩出渠基,青壮劳力腰系绳索,凌空打钎放炮……当年他们喊出的“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一时广为传颂。 “亘古以来,林县就是十年九旱,上千年也没有解决老百姓缺水的问题。为什么在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解决了,”赵化说,红旗渠这一破天荒的工程说明,共产党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一直向下传承的。“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党,人民群众就相信。” 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赵化看着展厅里的照片、实物,仍然记忆犹新。“是红旗渠精神成就了我们的纪录片。”赵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当时所以有创作热情、创作灵感,完全是来自于林县人民的壮举。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壮举,也不可能结出《红旗渠》这部影片的果来。 听着赵化老人的话,分明可以感到,他的感动还在继续。

合作办班:

0372-6186602
0372-6186620

办 公 室:

0372-6186601

传  真:

0372-6186611

邮  箱:

hqqgbxyjwb@163.com

网  址:

www.hqqgbxy.com

学院地址:

河南省林州市学院路1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24 红旗渠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工信部ICP备案:豫ICP备1502896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