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气魄,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十年奋战,绘就太行壮阔画卷,并由此孕育产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一伟大精神发轫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久弥新,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红旗渠时强调的那样:“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精神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根基、把稳思想之舵、汲取奋进力量、坚守纪律红线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也在不断推动党性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特别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增强理想信念都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千百年来,林县人民遭受着缺水苦痛,林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从1950年开始,就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无数次打旱井、修水渠、建水库,但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严重的缺水状况。1960年,新中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党中央确定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基本国策,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建设新中国。在国家面临极大困难的情况下,林县人民心怀理想信念,没有消极等待,“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建红旗渠。在国家困难时期修建如此庞大的工程,是林县县委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利益具有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才做出的决策,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是林县人民理想信念的胜利,红旗渠的修建历史是新中国建设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最好的营养剂。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弘扬好红旗渠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必胜信心,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无愧于新时代的历史功绩。
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把稳思想之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强化党内政治生活、开展集中专题教育、加强各级党校培训、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大巡视和反腐力度等,使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积极变化。“思想上拧成一股绳,才能无往而不胜”,红旗渠这个庞大的集体工程,需要党组织有高度的战略定力,从全局来谋划这项战略的实施,坚持不懈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无论是刚开始的“大干八十天,引来漳河水”到盘阳会议上的战略调整,还是工程关键时期遇到的“百日休整”,林县党组织始终把稳思想之舵,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把准前进的脉搏,在众说纷坛中保持清醒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基层干部充实到基层党组织领导岗位上,用思想引领方向,用思想凝聚人心,用思想成就林县人的修渠梦想。
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既是林县人民集体力量释放的结果,也是林县党员群众思想上的胜利,林县人民具备集体主义思想,为了共同的理想全力以赴。林县县委把党建工作与引漳入林工程实际有机结合,在实现庞大工程的科学有效管理上,探了新路,收了实效。红旗渠的实践再次证明,党建强,思想强,则工程强,事业强。历史和实践再次昭示我们: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今天,新的“红旗渠工程”依然考验着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汲取力量之源。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时至今日,红旗渠精神仍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时强调的那样:“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追根溯源,从元朝开始,林县人民就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解决困扰自身生存的水资源问题,数百年来奋斗不止,可以说红旗渠精神体现出了一种来源于历史深处的生命不止、奋斗不已的精神风貌。在严酷环境面前吃苦耐劳,修建红旗渠的多数民工经常在工地上抡锤打钎,铁锤砸在手上,流着黄水,除险人员腰间磨出厚厚的老茧,放炮民工被熏的嘴唇发麻,林县人民超强的耐苦性整整坚持了10年。在攻坚克难面前勇毅前行,红旗渠逢山造洞,遇水架桥,十年修渠共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挖掘土石1515.82万立方米,用双手硬造出了一条“人工天河”。面对既定目标的顽强毅力,从1960年开始修建到1964年总干渠、1966年三条干渠分别相继竣工,林县人民并没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便开始了红旗渠支渠、斗渠、毛渠等配套工程的建设,历时3年,又修建了481条总长950千米的渠道,这些渠道在林县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水利网。
百年奋进征程,初心始终未变,正如修建红旗渠容不得一丝一毫懈怠一样。从1949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到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务必”,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共产党人像前辈那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取得了众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成绩鼓舞人心,使命催人奋进,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困难、压力和挑战,一点也不比过去少,因此,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能丢,我们要用红旗渠精神滋养广大党员干部的初心,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增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坚守纪律之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红旗渠这么庞大的工程,需要周密的计划,更需要注重每一处细节。“无规矩不成方圆”,林县县委从一开始就严把工程质量,加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制度管理和人员管理。总指挥部至始至终抓好领导蹲点、样板领路、评比检查等活动,干部分工包干抓质量,抓劳动组织,抓分段施工,各施工队要刻石留名,实行责任终身制。在红旗渠建设中,林县党组织把反对贪污腐化的制度作为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保证。十年修渠工程建设总投资6865.64万元,累计消耗钢材123.5吨、水泥6705吨、炸药2740吨,没有出现一例贪污事件,没有发生一例挥霍浪费行为。在红旗渠纪念馆展框中保留着几张票据,其中1963年4月29日的发货票证上显示,当时购买了125根钢钎,总价375元。修渠物资分类管理,出入有手续,调拨有凭据,月月清点,靠制度管理权、物、钱的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了腐败。
广大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重自觉,是我们党的事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为此,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党性教育,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得到淬炼,把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红色资源作为建构党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培养党员干部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在抵制错误思潮中树立正确党史观,培育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
(中国教育在线 文:红旗渠干部学院 程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