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县委领导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上修建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这一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展现出人民至上的思想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魄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这一精神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永恒的魅力。
红旗渠精神展现出人民至上的思想魅力。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红旗渠的建设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体现,是对修渠为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的生动践行。
自古以来干旱缺水严重困扰着林县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林县县委紧紧抓住全县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吃水问题,倾力作为、迎难而上,毅然做出引漳入林的战略决策,率领全县人民在太行山上修建红旗渠。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林县县委充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使群众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改变落后面貌的巨大力量迸发出来,依靠人民完成了修建红旗渠这一历史伟业。红旗渠建成后,林县人民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60万人口的吃水问题有了可靠保障,54万亩耕地得以灌溉,粮食亩产量有400多公斤,“糠菜半年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同时,林县的发展条件也得到根本改变。林、农、牧、副、渔的综合开发使生产结构得到大提升,水电的发展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人民群众的思想得到大解放,创造力得到大发挥。
红旗渠精神展现出艰苦奋斗的精神魄力。红旗渠的建设,是老一辈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进行艰苦卓绝奋斗的成果。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
红旗渠建设的那个年代,外有国际霸权的打压,内有自然灾害的侵袭,国内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林县人民在各方面都有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吊车,就栽高杆造土吊车,粮食不够吃就上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在总投资的6865.64万元中,自筹资金5839万元,占总数的85.06%。艰苦奋斗释放出改天换地的大能量,是红旗渠赖于成功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时指出,“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任何时候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昨天的林县依靠艰苦奋斗,创造了红旗渠这样的奇迹,明天的中国仍将依靠艰苦奋斗创造奇迹。
红旗渠精神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将鼓舞我们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再创业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英雄气概和“定叫山河换新装”的豪情壮志,百折不挠、愈挫愈勇。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就要像当初修建红旗渠那样,勇于创业创造,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团结奋斗,实施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拉长“土特产”链条。当年修建红旗渠仅是一个水利问题,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拓展出它的生态功能、教育功能、旅游功能、品牌功能,使一条渠的公益功能变成一个长长的产业链条。红旗渠功能的拓展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种力量穿越时空,一种精神启迪未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红旗渠精神的支撑和鼓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考察时指出的,“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精神将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照亮我们更为美好、更值得期待的明天。
作者简介
李玲,女,硕士研究生学历,红旗渠干部学院讲师,红旗渠干部学院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长期致力于党史党建、红旗渠精神、区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研究。在报纸上发表理论文章2篇、CN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先后参与主持省部级、市厅级课题10余项。
来源:开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