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

廪实:生命渠——“人工天河”激越奔腾
2025-04-03 红旗渠干部学院 45

编者按

2025年4月5日,红旗渠将迎来总干渠通水60周年。这条被誉为“人工天河”的奇迹工程,不仅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丰碑,更彰显了太行山人“千锤万凿不言弃”的坚韧品格,林县人民“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豪迈气魄,中原儿女“万众一心闯难关”的集体伟力。在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推出系列理论文章和融媒体产品,回溯峥嵘岁月,探寻精神内核。

60年渠水奔腾、60年精神传承。红旗渠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召唤。面对新征程上的“太行山”,唯有继续发扬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将红旗渠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方能跨越“层峦叠嶂”,让精神丰碑照亮复兴之路。

7.png

生命渠:“人工天河”激越奔腾

李柯凝

河南作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承担着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河南人民正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在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这一“争先”壮举,恰似六十年前众多红旗渠建设者劈山凿渠开创“人间奇迹”。

“誓把河山重安排”,激发改革新动能

路是闯出来的,也是逼出来的。红旗渠的修建,正是林县人民在“水缺贵如油”的生存困境中,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气魄,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转化为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这种闯劲,既是对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对主观能动性的极致发挥。

当年修建红旗渠,既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先例,也缺乏充足的物资保障和技术条件,更面临着质疑和反对声音,但是林县县委以敢为、敢闯的精气神和敢于打破常规的首创精神,毅然决然带领全县人民打响了这场硬仗。在修渠过程中,面对缺衣少食、风餐露宿等艰苦条件,面对渠首拦河坝、凿通青年洞等一个个“硬骨头”工程,他们没有抱怨,没有放弃,而是以闯的劲头、敢的精神扛起了时代赋予的使命,最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变不可能为可能,让“改天换地”的闯劲成为永不磨灭的精神追求。

如今,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同样需要发扬这种闯劲。面对经济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探索新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设立,就是河南以闯劲推动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实验区依托航空枢纽优势,吸引大量高端产业和人才集聚,成为推动河南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发展模式,更为河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科技创新领域,河南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正是得益于这种闯劲的发挥。

“宁愿苦干不苦熬”,打开发展新天地

好日子是拼出来的,好形势是干出来的。从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南瓜汤”到红旗渠建设中的“血汗浸透岩壁,血肉垒砌渠墙”,再到脱贫攻坚中的“不获全胜不收兵”,拼劲始终是共产党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精神密码。

躺平没有出路,等待没有前途。面对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恶劣生存环境,林县的干部群众不认命、不服输,不犹豫、不观望,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在修渠大军中,他们有的舍己救人、有的抛家舍业、有的子继父业、有的十年九不归,用汗水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正是凭借这种拼劲,林县人民最终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打开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天地。

在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的赛道上,拼劲同样是制胜的关键。当郑煤集团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时,全体干部职工以拼劲为底色,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发展瓶颈,以机制革新激发内生动力,不仅重塑了产业格局,从破产边缘绝地重生,更一跃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彰显了拼劲的磅礴力量。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的拼劲,保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工作落实。在改革发展中,干部则要拼能力、拼作风、拼状态;企业要拼质量、拼效益、拼市场;创新要拼进度、拼精度、拼深度……可以说,亿万人民的奋力拼搏,才能拼出一个奋进的中国。

“愚公移山志如钢”,绘就发展新图景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红旗渠十年鏖战,是“一锤一钎干革命”的持久战,更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精神接力。这种韧劲既体现了“天行有常”的客观规律,又彰显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格局。

在漫长的十年修渠岁月里,林县人民挥铁臂、写春秋,始终保持激情不退、劲头不减、目标不变。他们没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是守一不移,一期接着一期推进,一年接着一年奋斗,凭着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滚石上山的干劲,以穿透时间的韧性,铸造了“人工天河”红旗渠。这一伟大工程不仅解决了林县人民的吃水难题,更为河南乃至全国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典范。

任何伟大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的实践中,同样需要发扬这种韧劲,保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前行。河南作为粮食大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面对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挑战,中原儿女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产业升级。十年磨一剑的坚守,终将“中原粮仓”锻造为稳产保供的“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筑牢了河南防线。这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正是河南人民以韧劲坚守初心、持续发力的生动诠释。

时光跨越一甲子,当我们再度凝望红旗渠,这既是对峥嵘岁月的红色追忆,更是对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的深刻把握与赓续践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

作者系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精神研究中心教师

来源:河南宣讲微信公众号


合作办班:

0372-6186602
0372-6186620

办 公 室:

0372-6186601

传  真:

0372-6186611

邮  箱:

hqqgbxyjwb@163.com

网  址:

www.hqqgbxy.com

学院地址:

河南省林州市学院路1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Copyright ©  2025 红旗渠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     工信部ICP备案:豫ICP备15028963号-2